9月8日上午,韶关市委书记王瑞军率队莅临我校实地考察校园,并为我校师生作思政课专题报告。副市长高冬瑞主持报告会。

校领导方迎生、吴奇峰等陪同王瑞军一行前往宽字楼,实地考察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等有关情况。

在参观过程中,王瑞军亲自慰问了我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罗国民教授,对其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寄语他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为推动韶关产业发展培养更多能工巧匠。

随后,王瑞军一行到达宽字楼二楼学术报告厅,围绕“争做新征程的大国工匠,主动融入和服务韶关建设”,为我校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他指出,韶关要实现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目标,迫切需要技术技能人才这支主力军、迫切需要各职业(技工)学校担当作为。职业院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工作部署以及全省有关工作要求,认真剖析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王瑞军就发展职业教育、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对我校师生提出殷切希望和建议。他希望,学校和教师要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理念,健全多元开放融合的办学格局和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立足实际优化专业设置,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韶关高质量发展倾力培育更多实用型技能人才。王瑞军深情勉励青年学子要争做新征程的大国工匠,积极参与韶关建设发展。
王瑞军表示,市委、市政府也将大力支持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省推进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努力为职业学院和学生发展提供良好政策、优质环境、一流服务和广阔舞台,加快打造粤北职业教育高地。
高冬瑞在主持时强调,全市大中专院校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精神,抢抓职业教育、技工教育新一轮大发展及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新机遇,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为打造粤北职业教育高地输送人才。希望青年学子深刻认识韶关绿水青山所蕴含的价值和竞争力,更加坚定信心、奋发勇为,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市领导颜玉明,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的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以及在韶高校、技工院校、中职学校有关负责人,企业代表参加思政课。

据悉,本次专题思政课主会场设在我校,通过视频直播同步到全市其他大中专院校。在校内,我校也借助视频直播系统开放了多间阶梯多媒体课室,组织了1000多名师生收听收看思政专题课。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范卉敏表示,“王瑞军书记结合人文、地貌和城市发展深入浅出的给我们讲了韶关整体发展战略,以及韶关作为富有文化底蕴的历史重镇,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把我深深的触动了。我内心清晰地感受到中国因共产党的领导而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受到党为人民创造的福祉有多么深远。”
我校电气工程学院朱群华老师表示,“作为一名到韶关工作不久的辅导员,今天认真聆听了市委王书记的思政第一课后,更加坚定了我在韶关安家立业的决心。韶关风景悠美,生态宜居,生活成本低,压力也较小,在这座城市工作生活会比在大城市北上广深幸福感强许多。今后,我要大力宣传韶关的优势、特色,努力引导学生留韶就业,为韶关的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
我校2020级应用电子技术班黄家乐分享了自己的收获:“通过今天市委书记王瑞军的讲课,我充分认识到了韶关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对自己毕业后的职业规划也看到了更为清晰的道路,也对自己当下应做的事有了更为具体的规划。在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推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环境下,我们应做的就是努力学习专业技能,拓展自己的能力。对于毕业之后,我更倾向于留在韶关工作,韶关较为优越的自然环境、完整的工业园体系,以及适宜的消费水平,都更适合我们这些刚刚毕业的学生。听完这次开学第一课,我重新认识了走向未来的道路,为韶关的发展尽一份力,为了更好的给社会做奉献,我们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每一次的课题作业,努力学习,朝着充满希望的未来走去,才能不辜负党和学校的培养!”
图文/党委宣传部 核稿/洪明刚 责编/唐晓霞